彩色玻璃窗的使用在12世紀中葉得到了普及,圣丹尼斯的修道院院長蘇格被稱為“彩色玻璃之父”,因為是他首次概念化地使用彩色玻璃窗來創(chuàng)造一種“天堂之光”,被視為上帝在教堂中的存在
當時正值美國各地新建了數百家教堂,牧師們也希望能擁有歐洲教堂那種彩繪玻璃。于是,在短短4年中,他為這些教堂制作了100多扇彩繪玻璃窗,很快成為當時美國最大的彩繪玻璃制造商。
彩繪玻璃鑲嵌畫在羅馬式時期已開始使用,但由于該建筑的窗戶面積較小,因此沒有明顯的裝飾效果;當圣德尼教堂開始建造時,窗戶的面積大大增加,這是因為蘇熱要求教堂內有連續(xù)的彩色光線,玻璃畫便成為哥特式藝術的組成部分
彩色玻璃可以說是哥特式大教堂最重要的方面之一,隨著彩繪玻璃的流行,主要是在12世紀中葉,彩繪玻璃的出現使一般民眾學習宗教的方式發(fā)生了重大變化,窗戶讓圣經故事變成了視覺體驗